愛瑪-不是所有事物都要有答案

《愛瑪》是《享受吧!一個人的旅行》作者伊莉莎白.吉兒伯特耗時七年完成的另一本巨作,不同於許多故事對於女主角美麗且溫柔的設定,作者給了愛瑪一副高大壯碩的軀體,以及和漂亮沾不上邊的相貌,並賦予她邏輯清晰、依賴科學、凡事追求證據的高度理性特質,但同時也保有女性內心纖細、脆弱、感性的一面。

許多人常將理性與感性誤解為水火般誓不兩立,好似在調製一杯奶茶時,理性的茶多倒一些,感性的牛奶就只能少一點,其實不是這樣的,理性與感性並非對立,而人心也並無容量限制。很理性的人同時也可能極度感性,兩者並不衝突。我覺得用小叮噹的百寶袋來形容更為貼切,各種屬性的工具放進去都不會互相擠壓、排斥,不會你多放了兩片理性的記憶土司,就塞不進感性的縮小燈,而且放進去的工具愈多,能拿出來應用在生活中的選擇就更多。

愛瑪的腦袋就是這樣一個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百寶袋,她聰明慧黠、邏輯清晰、善於分析驗證且實事求是。同時卻也為各種情感所苦,她難以忍受自己的父親,但出於愛而無法離開;對自己貌美的妹妹既愛又妒忌、想擁抱卻又不自覺疏遠;對於丈夫,她交付了百分之百的真心,卻發現雙方要的愛是如此南轅北轍,因而傷心欲絕。

堅靭的性格驅使愛瑪一生不斷在追尋事物的解答,她探尋莊園的每個角落、進口各種植物,探究植物學的真理;她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,想弄清楚丈夫口中所謂的愛的定義到底為何物;她同時也為自己畢生精華的論文貌似有漏洞,努力苦思合理的論述並尋求證據。

愛瑪的一生為科學燃燒,也為情所困,直到年邁時才終於找回內心的平靜,平靜不是因為找到了所有問題的解答,而是她總算明白,不是所有事物都得要有答案。

幾天前和一位朋友聊起電影,她說自己很受不了開放式結局,好像演到一半斷掉的感覺,我想起自己年輕時也有這種感受,沒有交待結局真的超不舒爽。但這些年,發現自己愈來愈能享受沒有結局的電影,常會在劇情演完時,靜靜的聽著片尾曲,放任腦中的情緒繼續堆疊,同時在內心推演各種未完待續的可能篇章,我甚至開始覺得,這或許就是片尾曲總是都這麼長的目的。

記得在多年前的節目《康熙來了》中,小S曾說,自己到了某個年紀後,對於很多事開始不再執著了,所以愈來愈常說「算了啦」這樣的話。不知不覺我自己好像也到了這個年紀。有些事不需要答案,很多對錯也無需爭到底,放下的同時也是放過自己,就像老年的愛瑪,她始終沒有找到那個論文漏洞的合理論述,也仍不明白關於丈夫的所有解釋,但這些都不再糾結她了。

我對《愛瑪》的註解:

● 愛瑪的內心堅靭且理性,同時柔軟與感性並存。
● 繞了世界一大圈、盡其一生追尋答案,才發現答案早在心中。
● 不是所有事物都得有答案,放下糾結的同時也是放過自己。


《愛瑪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
伊莉莎白.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

1969年生於康乃迪克州沃特伯里市,自有記憶以來,即以作家為職志。在紐約大學求學期間,白天上課,夜晚振筆疾書短篇故事;曾在Spin、GQ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擔任新聞記者;是文學與非文學兩項領域的得獎作家。她的短篇小說選集Pilgrims入選國際筆會 / 海明威獎決審名單;2000年,第一本小說Stern Men登上《紐約時報》好書榜。2002年的作品The Last American Man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與美國國家書評獎決審名單。

2006年出版的回憶錄《享受吧!一個人的旅行》是她最受矚目的作品,全球共有三十多種語文版本,在台灣更暢銷超過十萬冊。2008年,《時代雜誌》票選她為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之一。

在讀者引頸期盼之下,她最新的一本小說《愛瑪》在2013年秋季出版。她為寫作本書蒐集大量資料,耗費七年時間做足功課,並以緊湊的步調呈現出這部格局浩大的小說,故事背景遍佈倫敦、祕魯、美國費城,甚至是大溪地、阿姆斯特丹等地。書中充滿各式鮮明、極具個人特色,同時呈現時代氛圍的角色。一出版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,並得到各大媒體年度好書肯定。

她目前和丈夫(就是《享受吧!一個人的旅行》中那位大家熟知的巴西人),定居在紐澤西州法國鎮的一個河邊小城,經營一間賞心悅目的大型進口商店,店名叫「雙鈕」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