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為何吃太多-原來都吃錯東西了

你是否曾聽過減肥的人說:「我連喝水都會胖,根本是胖在基因裡。」這句話恐怕真對了一部份。
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「體重設定點」,也就是身體認為最合理的體重值,這個值會受基因、表觀遺傳、壓力、內分泌、食物內容……影響。人體並非「攝入能量 – 消耗能量 = 被儲存的能量」這麼簡單,減肥的重點應該是要設法讓「體重設定點」降低,而不是精算卡路里。

當一個人正在節食,身體不會知道主人是為了瘦身,而是判定正面臨飢荒,於是拉高體重設定點,盡可能儲存更多能量,以備打飢荒長久戰,這也就是為什麼節食減肥的人在恢復飲食後通常會嚴重復胖。

同樣道理,當孕婦在懷孕時減肥,表觀遺傳便會在胎兒身上寫入增加食慾的基因,幫助孩子未來在食物不足的環境中生存,誰知道,孩子出生後其實食物隨手可得,這使得孩子更容易肥胖。然而,懷孕期間吃得多卻不均衡,同樣會導致孩子得到易胖體質,因為身體認為要吃下更多的東西,才能得到必要的均衡營養素。

本書是以科學原理分析人為什麼會胖,以及吃什麼食物才正確,即便是沒有體重困擾的人,讀完也能獲益良多,有意識的選擇較佳的食物。由於書中的知識含量實在太大,底下只是我消化後的小部份重點,或許不容易理解,建議直接閱讀本書。

先介紹體內幾個重要信號以及作用機制:

  • 飢餓肽:由胃壁分泌,會讓人有飢餓感,驅使人進食。
  • 瘦素:由脂肪組織產生,能夠抑制食慾,當體內脂肪減少時,瘦素濃度下降,食慾便會增加。
  • 肽-YY:由小腸分泌,會讓人有飽足感。
  • 胰島素:胰腺所產生的荷爾蒙,可以幫助清除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。
  • TNF-α:發炎細胞回應威脅所釋放的一種蛋白質,用來啟動修復,即為發炎反應。
  • omega 脂肪酸:omega-3 和 omega-6 是對人體非常重要的兩種不飽和脂肪酸,只能透過食物攝取,無法自行製造。體內最佳的 omega-3 和 omega-6 比例為 1:1~1:4,但西式飲食會讓 omega-6 變得過高,進而導致發炎。

下面是現代人飲食容易造成的致胖循環:

  1. 高胰島素➝瘦素抵抗➝較高的體重設定點:瘦素和胰島素都由下視丘接收,但接收的受體有限,因此當胰島素很高時,下視丘就接收不太到瘦素訊號,因此食慾無法下降,體重設定點提高。
  2. 肥胖➝脂肪細胞腫脹➝TNF-α 增加➝下視丘發炎➝瘦素抵抗➝較高的體重設定點:脂肪細胞有點像氣球,能量存得多就會變大,存得少就會變小,當存太多太腫脹,身體會視細胞為不正常,啟動修復機制,導致身體包含下視丘出現發炎反應,下視丘一發炎,便無法正常接收瘦素,於是飢餓感增加,然後吃更多。
  3. 肥胖➝脂肪細胞腫脹➝TNF-α 增加➝胰島素效率降低➝產生更多胰島素➝瘦素抵抗➝較高的體重設定點:TNF-α 水平升高時,會引起阻斷胰島素的作用,造成胰島素將葡萄糖轉運到細胞的效率降低,進而產生更多胰島素來補償,於是接到第一項循圈。
  4. 西式飲食&加工食品➝較高的 omega-6 對 omega-3 比率➝胰島素抵抗➝產生更多胰島素➝較高的體重設定點
  5. 較高的 omega-6 對 omega-3 比率➝發炎反應➝胰島素抵抗➝較高的體重設定點
  6. 壓力➝高皮質醇➝較高的體重設定點:當面對壓力造成皮質醇上升,身體會認為獲取食物的「不確定」因素升高,進而旺盛食慾以渡過難關,導致體重設定點提高。
  7. 睡眠品質不佳➝瘦素較低➝胰島素較高+皮質醇較高➝較高的體重設定點:睡眠品質不佳會影響瘦素分泌,所以睡不飽會變胖是真的。
  8. 褪黑激素降低➝瘦素較低➝胰島素較高+皮質醇較高➝較高的體重設定點:褪黑激素是由具感光功能的松果體所產生,而夜班工作或熬夜的人,因為在不對的時間睡覺,造成褪黑激素降低,帶來之後一連串致胖反應。

讀完這本書會發現,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飲食、作息、壓力,處處充滿容易導致體重設定點提高的陷阱,當中我覺得作息是最容易解決的,只要培養正確的睡眠習慣與良好的睡眠品質即可,相對難的是去除生活壓力,而最難的是飲食,雖然書中對於正確的飲食選擇有非常明確的指引,但並不容易做到,一來是不健康卻超好吃的食物誘惑太多,二來是書中建議讀者自己採買食材烹煮這點,實在有時間、技術、環境、興趣上的困難。

最後列出幾個食物選擇上的重點:

  1. 別害怕動物脂肪,要避開的是植物油。許多植物油標榜具有豐富的 omega-3,說穿了只是宣傳話術,事實上 omega-3 易腐敗,且非常容易在烹調過程中降解。(不透光包裝的初榨橄欖油相對來說是較佳的植物油)
  2. 不用刻意挑標榜「低脂」產品,低脂的背後可能是高糖和反式脂肪,比天然的動物脂肪還糟。
  3. 避免吃糖、小麥(麵粉)、玉米、果汁,高升糖食物會讓胰島素濃度上下劇烈震盪,造成不良影響。
  4. 選擇 omega-3 比例較高的食物。omega-3 主要來自於「綠葉」食物,所以除了綠色蔬菜,肉類可選草飼養的,飼料養的不會吃進omega-3,魚類可選野生捕撈的,因為野生魚類的食物鏈底層是食藻生物,而養殖魚是吃飼料的。
  5. 堅果的 omega-6 含量很高,現代人已經不缺 omega-6,過高的 omega-6 不但讓身體發炎,還會阻礙 omega-3 吸收。

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工具書,即便我沒有體重煩惱,還是從中得到了相當豐富的飲食資訊,現在無論是在採買食材或外食選擇上,都變得更有概念了。書中的資訊遠多於這篇心得,真心推薦大家閱讀此書。

我對《我們為何吃太多》的註解:

● 是一本我會主動推薦家人閱讀的好書,正確飲食是能夠受用一生的好觀念。
● 人體不是死板的機器,精算卡路里不太具意義,設法降低「體重設定點」才是根本之道。
● 可以的話盡量別碰:糖、小麥、果汁、植物油、反式脂肪。
● 盡可能吃原形食物,避開那些你無法想像它原本樣子的加工食品。


《我們為何吃太多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
安德魯‧詹金森醫師 DR. ANDREW JENKINSON

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院(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)的減肥外科(減重手術)與一般外科顧問,經常受邀至各國推廣研究並教授減重手術,他的專長領域為減肥與飲食調控,執行減肥手術超過十五年以上的經歷,包括看診、治療,以及最重要的,仔細聆聽三千多名現代肥胖症患者的病況敘述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