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控的同理心-別被同理心綁架而失去理智

說到同理心,我們多半會認為是正向的、多多益善的美德,本書就是要戳破這個迷思。

本書作者為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‧布倫,他藉由各角度的分析與實證,帶大家明白,社會大眾是如何濫用同理心,並過度放大同理心的好處。以下是我整理出的重點:

● 同理心並不會讓我們更有道德

當你看見一個小孩掉進水溝,你會不假思索的上前幫助這個孩子。這個行為背後並無同理心的成份,你沒有在當下感受到這個孩子的痛苦,也不是深思熟慮後才這麼做,你之所以幫忙,只因為這是”對”的事。

再舉一個反證,如果在你回家的路上,總有個乞丐會上前乞討,你在給他一兩次錢後,可能會開始改變路線繞過他。這麼做不是你心裡不在意,而是因為你同理了他,不幫助他會讓自己心裡不舒服,所以選擇不去面對。在這個事件裡,同理心並不會讓人做出有道德的事,給錢或繞道,都是為了讓自己內心舒坦。

這讓我想到哲學家康德說過類似的論點:如果你幫助他人只是因為你感到難過,那根本不算是道德的行為。

● 同理心像個聚光燈,造成「可辨識受害者效應」

許多實驗都證實,同理心會造成道德偏頗。最常見的就是當某個弱勢家庭被媒體關注報導後,善款便會湧入該個案。我們肯定是知道社會上有許多同樣困苦的家庭需要幫助,但被聚光燈照亮的個案感覺起來就是特別需要幫助。

同樣道理,我們會特別在意某個意外事件造成的重大傷亡,卻對全球每天因飢荒、戰亂、疾病造成的死亡不太有感覺,因為它們都在聚光燈之外。

● 同理心本身就帶有偏見

與自己愈親近的人,我們的同理也會愈深,造成行事不公平,甚至不一定是我們親近的人,只要是我們認為和自己是”同一國”的人,就會有同理心的差異。同一件事,發生在和自己同政黨的支持者、和自己同種族、同性別、同身份(例如都是媳婦)的人身上,我們就是會特別地同仇敵愾。

● 同理心並不會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

同理心讓人容易依感覺行事,而非理性思考。就像紀錄片《貧窮股份有限公司》所揭露的真相,許多國家一廂情願的捐鞋、捐物資、捐糧食到非洲地區,實際上對當地產業鏈和經濟發展相當不利。落後國家需要的是技術傳授與產業扶植,而不是當伸手牌一天過一天。就像一位當地人說的:沒有人想要一輩子當乞討者。

說了這麼多同理心的壞話,這本書的用意並不是要消滅大家的同理心,而是提醒我們,別被同理心造成的情緒給奴役了,最好的道德依據應該是理性,行為準則也應該是理性,只有理性思考才能讓你付出得更有智慧。

我對《失控的同理心》的註解:

● 同理心不是完全正面的美德,它所引發的情緒容易遮蔽我們的理智。
● 同理心就像聚光燈,還是可以轉角度(帶偏見)的聚光燈,他讓我們只看到到被照亮的部份。
● 理解力和理性才能讓你的付出更有智慧。
● 內容編排和敘述方式不太好閱讀,有種很亂的感覺。


《失控的同理心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
保羅‧布倫 Paul Bloom

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,講授的線上開放課程選課人數突破三十萬人次。文章散見於《紐約時報》(New York Times)、《大西洋雜誌》(The Atlantic)、《波士頓評論》(Boston Review)及《自然》(Nature)等媒體。現居康乃迪克州紐哈芬市(New Haven)。
著有︰《兒童如何學習字義》(How Children Learn the Meaning of Words)、《笛卡爾的寶寶:從兒童發展學解讀人性奧祕》(Descartes’ Baby: How the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Explains What Makes Us Human)、《香醇的紅酒比較貴,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?》(How Pleasure Works)、《只是嬰兒》(Just Babies: The Origins of Good and Evil)等書;作品曾獲頒美國出版商協會(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)優等獎,以及美國心理學會伊蓮娜‧麥考比獎(Eleanor Maccoby Award)「發展心理學最佳書籍」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