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粒效應-壓力是老化最重要的關鍵

為什麼有的人老得快?有的人老得慢?有的人老得健康,有的人還沒老就一身病?我們一般都認為是飲食和運動決定一個人的健康,事實上,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。

本書作者為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莉莎白·布雷克本,她帶大家透視到細胞底層,看懂是什麼原因讓人變老,我們又可以怎麼逆轉。

當我們說一個人老了,在科學的角度上通常指的是身體細胞衰老。細胞一旦衰老,不只是造成外表的老態,身體也會更容易受到細菌侵入以及病毒感染,而器官的運作能力也會下降,造成疾病纏身,癌症發生率也會上升。

人體細胞會不斷分裂,一旦達到分裂次數的極限,便會停止分裂,進入凋亡期。每個細胞都有由DNA組成的染色體,染色體就是那個看起來像英文字母X的東西,X的四個末端都有一段「端粒」,用來保護染色體在分裂時的完整性。我們可以將染色體想像為鞋帶,而端粒就是鞋帶尖端的塑膠箍。細胞每分裂一次,就會讓端粒變短一些,端粒如果太短,細胞便停止分裂,成了衰老細胞。就像鞋帶尖端不斷磨損,一旦磨損得太嚴重,線都散了,鞋帶就不能用了。因此我們可以說,端粒的長短決定了細胞的衰老速度。

是什麼決定了端粒的長度?

影響端粒長短有幾個原因,飲食和運動相信大家都不意外,但影響最鉅的其實是壓力。長期處於壓力情緒下,會讓端粒變短,例如長期照護生病家人、每天做著不開心的工作一早醒來就厭倦、長期遭受身體虐待或言語暴力、住在不安全的社區時常提心吊膽、習慣帶著負面思維看事情、總是為錢煩惱四處奔波、時常焦慮甚至到憂鬱、容易失眠或睡眠品質不佳、人際關係時常帶著不安全感。

而且,並非只有成年人的端粒會受壓力影響,新生兒從一出生就開始受影響了,因此缺乏關愛的幼兒端粒會變短,還有每天擔心考試考不好會被打的孩子、家人酗酒吵架家中氣氛緊張的孩子、在學校時常被霸凌的孩子、家境清寒時常挨餓的孩子……這些端粒變短的孩子雖然外表不會顯現老態,但會表現在容易生病這件事上。

還有一點很重要,那就是端粒長度會遺傳,端粒短的母親生下的孩子端粒也會較短,甚至是懷孕期間飽受壓力,也會讓新生兒的端粒變短。

那端粒能夠再變長嗎?答案是可以,方法一樣是飲食、運動和壓力,本書有許多篇幅便是在教導人們如何健康飲食,以及什麼運動方式可讓端粒變長,還有如何幫自己有效減壓,這部份細節相當多,就留給有興趣的書友親自閱讀練習。

其實在讀這本書之前,我便一直堅信好心情是健康的關鍵,因為我從沒見過一個健康長壽的老人是愁眉苦臉的,卻認識幾個飲食運動明明都很自律,卻一身病痛的長輩,而他們的共通點都是過度操煩和焦慮,不是每天抱怨先生和孩子,就是對什麼事都疑神疑鬼不滿意,心情一刻都無法放鬆,身體會累壞也可想而知。

每個人都怕老,尤其是老化帶來的病痛和困在病床上的折磨,但現在我們知道了,只要延長端粒的長度,就能延長「健康老」的時間,而這本書也將延長的方法寫得很詳細了,接下來的實行就靠你我了。

我對《端粒效應》的註解:

● 端粒位在染色體的末端,每次分裂都會讓端粒變短,一旦端粒太短,細胞便停止分裂,成了衰老細胞。
● 除了飲食和運動,壓力是造成端粒縮短最重要的原因。
● 端粒可以延長,方法一樣是飲食、運動和壓力,尤其是壓力。
● 長期的不良情緒和壓力會讓人死得早是真的,快樂的人看起來較年輕也是真的。


《端粒效應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
伊莉莎白.布雷克本 Elizabeth Blackburn

布雷克本博士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發現端粒的分子特性,而在2009年榮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。他們發現染色體的末端具有像鞋帶尖端塑膠箍的保護結構,同時發現端粒酶有維護端粒長度之功。布雷克本博士目前是沙克研究所所長,也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榮譽教授。

她曾任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會長、美國細胞生物學會會長,幾乎已囊括所有重要醫學研究獎,包括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(Albert Lasker Award for Basic Medical Research)。布雷克本博士曾獲選《時代》雜誌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一百人。她是美國國家科學院與英國皇家科學院的院士,曾協助擬定公共科學政策,也是美國總統生物倫理委員會的委員。

布雷克本博士生於澳州塔斯馬尼亞,自墨爾本大學取得理學士的學位後,在劍橋大學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,之後在耶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。她和她的先生目前住在加州拉荷亞,部分時間在舊金山工作。

伊麗莎.艾波 Elissa Epel

艾波博士是研究壓力、老化與病態肥胖的健康心理學家,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科學系教授,並擔任該校老化、代謝與情緒研究中心主任、肥胖研究中心主任、健康與社區中心副主任。

她是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的院士、國家衛生研究院科學諮詢委員會(行為改變計畫專案)委員、心靈與生命研究院的院士、歐洲預防醫學學會的院士,曾獲得史丹佛大學、行為醫學學會、行為醫學研究院和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研究獎項。

艾波博士生於加州卡梅爾,從史丹佛大學取得學士學位,之後在耶魯大學獲得臨床及健康心理學博士學位。她在帕羅奧圖榮民醫療體系完成臨床實習,並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。目前和先生及兒子住在舊金山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