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戴克報告-真相,可是會斬斷雙手的

一位名叫安德雷的旅人被村民們給殺害了,大夥指派波戴克為這件事寫一份報告,以證明他們的清白,之所以選擇波戴克,是因為他是村裡唯一受過教育的人,也是唯一未參與這場暴行的人。

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,波戴克逐漸發現,這些要求他寫報告的村民們並非完全無辜,他們只是把對未知的恐懼當成理由,合理化自己的犯罪行為。而伴隨這些線索,他更驚恐的發現,這些村民們集體犯下的罪行其實不止這一椿,曾經有許多人也受過各種的迫害,就連他自己當年被抓進集中營,也是因為遭到村民檢舉。

波戴克在撰寫報告的期間,不斷回想起過去生活的片段,加上村民的自白,以及他所發現的線索,慢慢拼湊出一幅殘酷的歷史真相。原來令人髮指的犯罪事件不只發生在村子裡,國族間也同樣上演著可怖的種族屠殺。這些暴行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一群「自己人」對於「外人」所施行的集體犯罪。

就像旅人安德雷,嚴格來說,波戴克也非本地人。身為戰後孤兒的他,是被老婦收養後才來到這個村子定居的。直到這一刻,他才心寒的明白,即便他已在村子裡生活了幾十年,對於村民們來說,他原來仍是個外人。

我們很多時候也習慣把人分為「自己人」和「外人」,所以生活中才會有這麼多標籤化的分類字眼,像是「天龍人」、「宅男」、「有錢人」、「竹科工程師」、「8+9」……。我們都知道怎麼給別人分類,卻往往不了解,甚至沒想過要了解他們,而且像是忘了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這個事實似的,不加思索的用既定印象套在他們每個人身上。

每當遇到和我們自身有利害關係的情事,我們總習慣性的直接抓起一類人,把他們推出去扛責、受審判。像是稅收問題就推「有錢人」出去檢視;街頭事件都算在「8+9」頭上,想想這樣的行為其實和書中的村民們並無二致,原因在於,就像書中那些受害者都不見得是壞人一樣,被我們推出去的「有錢人」裡,也有像張淑芬(張忠謀的老婆)這樣值得尊敬的榜樣,而「8+9」裡也是有阿成的(喂

世界不是非黑即白,人也是,無論心理學家要把人分為9型、16型或甚至分到5000型人格這麼多,都沒有一種人格可以準確代表我這個人,更何況是被我們粗魯貼上標籤的這些人。這些標籤和分類,也許在聊天時還能用用,但在討論重要議題時,還是得保持理性,就事論事。

下次當我們又想把某個標籤的人推出去受審前,記得先停下來想想,這麼做真的公平嗎?

我對《波戴克報告》的註解:

● 閱讀感受很棒。藉由波戴克的回憶,讀者能夠一片片的發現線索,幾乎到書末才拼出真相。
● 「集體犯罪」比我們以為的還常發生,網路霸凌、公審也都是集體犯罪。
● 我們平常習慣把人歸類、貼標籤,其實也等同把人分為「自己人」和「外人」,值得省思。


《波戴克報告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
菲立普.克婁代 Philippe Claudel

1962年生於法國洛林區Dombasle-sur-Meurthe,身兼大學講師、作家和劇作家,為法國備受矚目的中生代作家,已出版過14本小說。曾以《莫斯忘記了》獲法國廣播金獎(Prix Radio-France-la Feuille d’or)、《千百悔恨中的一些》獲馬塞巴紐爾獎(Prix Marcel Pagnol)、《我放棄》獲法國電視獎。2003年以短篇小說集《小機械》獲龔固爾短篇小說獎,同年另以《灰色的靈魂》一書獲荷諾多文學獎,並登上法國暢銷排行榜。

克婁代擅長以平實卻富詩意與韻律感的文字,描畫生命複雜的情境。繼《灰色的靈魂》之後,2005年再以《林先生的小孫女》登上排行榜長達半年。2007年底推出全新力作《波戴克報告》,獲得高中生龔固爾文學獎,並入圍龔固爾文學獎決選。

2008年克婁代首度跨足電影領域,自編自導電影《我一直深愛著你》,榮獲英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、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、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,於2008年台北金馬影展受邀來台放映,深受觀眾好評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