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疫解碼-人體最精微奧妙的奇蹟武器

你是否也曾聽過這樣的說法:一個人會不會得癌症,取決於運氣。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,身體每一次的細胞分裂,都有突變成癌細胞的可能。

絕大多數的突變細胞機能不健全,所以無法存活;部份突變細胞會被免疫系統發現並消滅。但也有一種突變細胞,能夠蒙騙免疫系統,假裝成自己人,讓免疫系統更極積的滋養自己;甚至有的細胞,突變後能誘騙免疫系統自殺。後兩者可能就是癌細胞。

簡單來說,要降低癌細胞被突變出來的機會,就是減少細胞分裂的次數,要減少細胞分裂的次數,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減少身上的傷口,無論體內體外,因為修復傷口就是進行細胞分裂的成果。(癌細胞的誘因還有化學刺激等其他因素,這邊針對的是細胞自然分裂。)

舉例來說,吸菸者吸進肺裡的每一口菸,都含有許多破壞肺臟細胞的化學毒素,這些細胞不斷死掉,然後一再分裂修復。當一個人肺臟細胞分裂次數是一般人的數十倍,細胞突變成癌細胞的機率當然也就比別人高數十倍,這是簡單的數學問題。

胃癌也是一樣,當一個人長期吃進不健康的食物,傷害胃黏膜細胞,導致細胞分裂次數大增,突變出癌細胞也是遲早的事。只要擲骰子的次數夠多,每個人都能擲出十八仔。

最早的化療,是利用免疫系統殺死細胞,但免疫系統無法辨識好細胞和癌細胞,所以好壞通殺,傷敵一千,自損八百。後來,科學找到了某些方法,幫助免疫細胞辨識癌細胞,所以叫做標靶治療。但沒有一種療法可以通殺所有癌細胞,因為每一種癌細胞都是獨一無二突變的結果。

舉例來說,某雞舍發現今天孵出來的雞有三隻突變了,一隻長了三隻腳,另一隻全身黑羽,第三隻翅膀能飛。醫學家千辛萬苦總算研發出一種藥,能辨識出三腳雞並將其消滅,但要辨識黑色的雞或能飛的雞,都需要重新研發。這就是為什麼癌症這麼難解,因為每一次的突變特徵都不盡相同,這也是數學問題。

再來說說過敏。身體的免疫系統大致分成兩套,一套是先天,一套是後天。先天系統是長久以來不斷演化並更新在基因裡的,教導免疫系統哪些東西是必需除掉的外來物,哪些是對身體有幫助的好東西,可以留下來。

後天免疫系統則是出生後不斷試錯學習累積而成的經驗。小朋友在開始上幼稚園後會常常生病,就是正在建構後天免疫系統,他們在學校接觸到大量的各式各樣的病菌,觸發免疫系統發現並消滅,然後寫在資料庫中,以便下次再遇到一樣的外來物,能夠更快速的行動。

但是現代人過度追求乾淨衛生,讓免疫系統沒有東西可以學,資料庫內容少得可憐。以致於免疫系統不太懂得什麼外來物是好的,什麼是不好的。就像缺乏社會化的孩子,長大後會不懂得拿捏與人互動的分寸,也容易被詐騙。

事實上,環境中絕大多數的細菌都不致命,是幫助我們訓練免疫系統的好材料。下面引述書中一位專業醫生的建議:「我告訴人們,當他們把食物掉在地上,請撿起來吃。不要用抗菌肥皂。讓免疫動起來!如果有新疫苗出來,用跑的去注射。我讓我的孩子從活生生的地獄得到免疫力。他們吃髒東西也可以。我們家裡養寵物,寵物就和我們一起睡覺。如果你的狗在地上大便,當然要清理,但不要使用漂白劑。你不僅應該挖鼻屎,還應該把它吃掉。」

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,裡頭是數十年來每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投入畢生精力,一人一小步累積而成的免疫學總成。讀完這本書,你會用另一個角度看待自己的過敏反應、對癌症有更深的認識和預防的知識,也會更願意為自己選擇吃下肚的食物負責。

我對《免疫解碼》的註解:

● 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,差別在於免疫系統有沒有發現、監控、正確應對。
● 如果將免疫系統擬人化,過度追求乾淨會讓免疫系統像個沒有社會化的孩子,遇到壞人反而容易被騙。
● 非常推薦閱讀,雖然內容有點艱澀,但能夠獲得非常多如何保持健康的觀念。


《免疫解碼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
麥特.瑞克托(Matt Richtel)

《紐約時報》記者,以一系列分心駕駛的文章獲得普立茲獎。這類作品集結成他的第一本非小說類書籍《死之漫遊》,成為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。《死之漫遊》講述一場致命車禍後的私密故事,並被《舊金山紀事報》、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》、《科克斯評論》、《溫尼伯自由報》和亞馬遜評為年度最佳書籍。多出現在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」的「新鮮空氣」節目,也會參加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時段討論,其他主要媒體也看得到他的蹤影。目前住在加州舊金山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